找到相关内容203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度佛教史的文献资源概介(下)

      □ 《摩诃僧祇律》卷三二(大正二二.四九二下)   内容记载著佛陀涅槃后,弟子对微细戒有不同的诠释,此为弟子分化的远因之一。   有比丘言:“诸长老,世尊先语阿难,欲为诸比丘舍细微戒,为舍何等...

    见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974104.html
  • 佛教偈颂——中国诗歌的奇葩

    恶世誓先入。  如一众生未成佛,终不于此取泥洹。  十雄大力大慈悲,希更审除微细惑。  令我早登无上觉,于十方界坐道场。  舜若多性可销亡,烁迦罗心无动转。  上文为经偈,下面再引一首技巧较明显的普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274534.html
  •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—— 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

    无念一法,众行之宗,微细俱亡,唯佛能净。故《经》云:三贤十圣住果报,唯佛一人居净土。况居凡地又在初心,若无助道之门,正道无由独显。”又引《如来不思议境界经》云:“三世一切诸佛,...秖赞如说修行,深解义趣,勤求无念,默契玄根。云何劝修广兴唱诵?”师自答云:“若约上上圆根,大机淳熟无诸遮障,顿了顿修,若妄念不生,何须助道。大凡微细想念,佛地方无。故《安般守意经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374559.html
  • [上]送给初学佛的人

    如此的特性,因此由「祂」而说有四种「涅盘」,任何一位有情都有「祂」,大至银河的梵天天主,小至微细的细菌,都有「祂」,各有情都有个别的「祂」,个个不缺,即使现在还没有找到「祂」,也毋需泄气,也毋需沮丧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675355.html
  • 藏密问答录

    清净戒与“见”清净戒的区别:“迦叶!若有比丘住清净别解脱戒,善护根门,一切行为皆如律制,乃至微细毁犯亦无,清净一切应行学处,然唯执有我我所,迦叶!是比丘名第一破戒,似善持戒。若比丘具足修行十二杜多功德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0975500.html
  • 《破除邪说论》——索达吉堪布

    破参后深入经藏。”《宗通与说通》中还有张果圜的这段话:“平实先生自一九九零年破参亲证实相迄今十载,以其亲证如来藏之功德勤修三昧,深入三藏十二部经,对于大藏经所显真实义理具足了知,迺至微细淆讹之法义,亦...“佛性微细难知,云何肉眼而能见?”佛对此回答道:“声闻缘觉信顺如是大涅槃经,自知己身有如来性,亦复如是。”但此处重点宣说的根本就不是以肉眼见不见佛性的问题,而是通过“信顺”佛语从而坚信自身有如来藏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2276320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

    看清人心中之微细心念。故一千年前,唯识学对意识、色、心已有相当完整、有系统之研究,迄今西洋心理学仍望尘莫及。若心理学家皆能修持禅定及研究唯识,必能在此领域有所突破。(现今陆续有一些专书探讨佛法与心理学,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0576901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原始佛教之中道(节选)

    内容也缺乏相应的内涵与外延,而且其中的微细处更没有加以分别与抉择。另外他在讲到“心识的本质是中道”时说:“法的世界,就是心物的综合体,亦即是以能成立的心,成立了所成立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0276961.html
  • 从《净土三经》看极乐净土信仰中“伦理善”的位置

    来源的认定,有利于我们在作经典诠释时,对于不同经典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,可以不必强求会通,而可以对微细的异义,两存其义。在本文所要讨论的经典文段中,可以想到的例子是:《无量寿经》排除了“五逆”的罪人能够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0078395.html
  • 五戒十善论

    得特别微细,而在家二众的杀、盗、淫、妄戒相应的就粗糙一些。这些都是声闻的别解脱戒。   另外还有菩萨戒。菩萨戒是汉传佛教地区很盛行的一种戒律,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《瑜伽菩萨戒》,另一种是《梵网菩萨戒》...

    光明王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079224.html